企业名称:桐城市南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联系人:崔经理
电话:0556-6568069
手机:18156911555
邮箱:303927413@qq.com
地址:桐城市龙腾街道高桥村
网址: www.nkxxjc.com
企业名称:桐城市南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联系人:崔经理
电话:0556-6568069
手机:18156911555
邮箱:303927413@qq.com
地址:桐城市龙腾街道高桥村
网址: www.nkxxjc.com
这次大范围的降温使我国很多区域受到了寒潮影响,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由于寒潮出现的地区和季节不同,其强度和危害也不完全一样,但它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通常都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寒潮天气的影响广泛,造成的灾害也比较严重和多样化,有些灾害是寒潮天气直接造成的结果,如风灾、霜冻害、寒害、道路结冰和积雪等,有些是间接引发的,如低温冷害、空气质量下降等。
(寒潮发生的原因 图片来自中国气象报社)
寒潮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
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
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
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
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
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
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
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寒潮的形成与主要路径 图片来自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
(影响我国寒潮的路径 图片来自中国气象报社)
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过来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摄氏度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摄氏度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由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
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
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
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
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
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盛。
2
冷锋天气
此次降温,将我国大部分的天气系统形成冷锋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
由于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动快慢等不同,冷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主要出现在锋后;有的则主要出现在锋前。
冷锋活动的一般特点:在东亚地区都有冷锋活动,冬季强,夏季弱。冷锋的活动频数,北方多于南方,西南地区冷锋出现的频率最小;冬半年多於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其形状和移速受地形影响极大。
冬天,冷锋主要引起降温和大风,夏天都能产生雷雨天气。
春季,冷锋在东北常易造成大风和降水,而在华北往往只引起风沙天气。
冬天,冷锋主要引起降温和大风,夏天都能产生雷雨天气。
春季,冷锋在东北常易造成大风和降水,而在华北往往只引起风沙天气。
蓝色三角代表冷锋符号,三角尖头所指方向即为锋前,图来自网络
冷锋的强度,冬季最强,常能直驱华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气。夏季,冷锋较弱,主要活动在北方,夏季的冷锋常带来雷阵雨天气。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
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
这两个地区的冷锋来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东北路三种。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
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
这两个地区的冷锋来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东北路三种。
在高中地理中,还要注意冷锋天气的影响:
(1)过境前
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雪(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锋前也有)
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雪(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锋前也有)
(2)过境时
冷锋过境时,气压在锋前急剧下降,锋后上升;气温下降;气压梯度增加;大气压斜增;北半球风向顺时针转变;出现降水甚至雷暴。(此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一般会在春季的后期至夏季的初期才会有可能,因为该时的冷锋一般是在纬度25-30一带发展,而低纬度地区一般气温较高,在气温高磨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雷电)
(3)过境后
1、气温:下降,由冷气团控制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过境时可能会下雨
4、天气:转晴
1、气温:下降,由冷气团控制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过境时可能会下雨
4、天气:转晴
锋面气旋图中冷暖锋
降水都是在冷气团一侧;
不管南北半球,都是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不同的是冷暖锋的锋前方向,南北半球冷锋锋向都指向赤道方向,(在图上表现为北半球冷锋三角箭头指向下,南半球冷锋三角箭头指向上)
降水都是在冷气团一侧;
不管南北半球,都是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不同的是冷暖锋的锋前方向,南北半球冷锋锋向都指向赤道方向,(在图上表现为北半球冷锋三角箭头指向下,南半球冷锋三角箭头指向上)
3
降雪预报与最美雪花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在0至-3℃时,水汽会凝成六边形或者枝瓣简单的片状冰晶;-5℃至-10℃时,结晶为细针状或者六棱柱状;在-10℃至-20℃内,雪花会随着空气湿度的加大而向扁平方向生长出树枝状、星盘状等复杂结构;如果温度降至-20℃之下,结晶又呈现为缺乏枝瓣结构的六边形、六棱柱状。-15℃左右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
温度在-15℃左右,没有强风,且空中水汽充分时,飘落的雪花往往形态丰富,大而精美。华北平原、辽东半岛以及秦岭淮河以南的低海拔区域统统是不行的。即便降雪充沛,这些地方气温也难以降至-10℃以下。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黄土高原的多数地区空气湿度不够。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天山等高海拔山地间的温湿度通常不稳定,而且强风对雪花的形成非常不利。
大气中凝结出来的“水”,一般以雨、过冷水、冰晶、雪、霰、雹等状态存在。在它们下落过程中,经过不同的温度层时,相态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变化。我国的降雪预报预报的并非积雪深度,而是降水量。降水量与积雪深度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积雪深度还取决于地表温度会不会导致雪融化等。如果不考虑雪降到地面融化的过程,积雪深度与降水量的关系大概为10:1。比如某地有10毫米积雪,当地实际降水量其实只有1毫米。
降雪等级并不是根据地面积雪厚度划分的。根据气象部门的标准,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降雪量是根据雪融化以后的水量多少,来由低到高划分为多个等级的。降雪量等级有以下几种: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毫米。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毫米。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毫米。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毫米(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毫米。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毫米。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毫米。
4
白灾
白灾一般是指草原被深度超过15cm的积雪覆盖,使放牧无法进行的一种灾害。(并不绝对,比如在海拔较低,气侯条件适宜的草甸草原上,牧草长势茂盛,高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在此状况下就不会发生。)一般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均可有白灾发生,尤以11月和3、4月份为多。
白灾有时候又称“白毛风”,“白毛风” 在气象上称为“吹雪”(水平能见度在1.0-10.0公里以内)或“雪暴”(水平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