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称:桐城市南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联系人:崔经理
电话:0556-6568069
手机:18156911555
邮箱:303927413@qq.com
地址:桐城市龙腾街道高桥村
网址: www.nkxxjc.com
企业名称:桐城市南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联系人:崔经理
电话:0556-6568069
手机:18156911555
邮箱:303927413@qq.com
地址:桐城市龙腾街道高桥村
网址: www.nkxxjc.com
这是我的专栏“每天一个中国古建筑”(现在准备更名为“不定期更新的中国古建筑”,至于为什么……)的第一篇文章,先说明,本人,学建筑的小学生,才疏学浅,因此是大众科普向。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客斧正,谢谢。
想了想,还是把第一的位置给了佛宫寺释迦塔,谁让人家是现存唯一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呢。
首先,塔是个什么东西?诸位看客可能要嫌我啰嗦了,嗨,谁还不知道啥叫塔啊,不就是个高高瘦瘦戳那的东西嘛!
当然,现在是有很多功能的塔了,电视塔水塔一类的。但是我国古代的所谓“塔”,实际上就是佛塔,本土的道教或者是礼制建筑都是不搞这些的。
塔,梵文直译过来叫窣堵坡(stupa),在印度,这个窣堵坡是干什么的呢,实际上可以理解成为是“安葬佛陀之坟”。
在印度,窣堵坡大概长这样。
长这样。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也就是“覆钵式”。从传说里形象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是“把化缘钵倒扣在袍上,把锡杖竖立在覆钵上”的这么一个形态,在我国佛塔种类中的喇嘛塔在形态上就和它一脉相承。
喇嘛塔长这样。
但是很显然,这种形态并不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啊,这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木构建筑,咱们喜欢的那是“亭台楼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再者说,“仙人好楼居”,这种覆钵式塔好像就不太符合中华人民的想象了。
那怎么办呢?改造啊。富有智慧的中华人民,就把塔这个东西给汉化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楼阁式塔。
回到标题,获得“现存唯一的木结构楼阁式塔”称号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本尊长什么样呢?
长这样。
这种形态的塔,就呈现出很明显的中国式特征了,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重檐出挑,显得倍儿精神,倍儿体面,天气好的时候,您还能爬上去,凭栏而望,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有些看客可能会说诶不对啊,这样的木塔多的是啊你凭什么说它是现存唯一啊?
您是不是想说这样的。
NAIVE!你以为它是一个木塔,实际上它有铁石心肠。是的,这就是我国古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是什么材料,都喜欢仿木。有时候明明是石头做的还硬要雕个斗拱出来……这就扯远了。楼阁式塔越往后发展,大家越发现诶这种高高的东西用砖石做好像更不容易塌诶,于是开始流行砖木结构塔。也就是说,在上面这个图片大家看到的塔,实际上结构都是砖石,在外面包了一层木壳儿。
真正表里如一的,现存的就只有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一座了。应县木塔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木塔”的保持者。
不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选手也并不是那么表里如一。请各位看客猜猜它有几层呢?
正确答案是九层,“明五暗四”。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它的剖面图。
不知大家看明白了没有,从平坐(也就是凭栏而望的那个栏下面伸出去的那个楼板)到下面的屋檐,里面实际上藏了一层看不到的“暗层”。
我简单标注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暗层”,是加了“斜撑”的“刚性层”。所谓“斜撑”,顾名思义,就是加入斜向的支撑,大家仔细观察图中红圈里面的结构,里面是有斜向的杆件的。把这个暗层的结构单独提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朋友们,觉不觉得似曾相识呢?
是的,在原理上,非常类似于现在钢结构中应用很广的桁架结构了。而四个这样的“刚性层”,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牢固的“外筒体结构”。通俗的解释一下,诸位看客想象一下,一个单片墙戳在地面上,与一个空心管状物戳在地上相比哪个更容易倒,应该不言而喻吧。
这还没完。我们继续看看佛宫寺释迦塔的平面。
这种内外两圈柱的平面形式,叫“金厢斗底槽”,这种成圈的柱,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内筒体”,原理同上面说过的外筒体。那么这两个筒体,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叫什么呢?
“筒中筒结构”。没错,就是像“双汇王中王”一样充满着王霸之气的名字。在现代,这种筒中筒结构多用于30到80层的建筑,比如说广东国际大厦就是这样的“筒中筒”结构。
正是这种充满着智慧的结构组织方式,使得纯木结构的佛宫寺释迦塔能够达到67.31米(约为20层楼)的高度,并且从辽代一直到今天,经历千年而不倒。
最后再放一张图。相比比萨斜塔和埃菲尔铁塔,它可能是“世界三大奇塔”里最不为人所知的塔了吧。
参考文献:
《论佛塔建筑之形成及其中国化》,崇秀全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